我的購物車

快速報價可來圖加工
購物車0

最新加入的商品

您的購物車中暫無商品,趕快選擇心愛的商品吧!
掃描

工業4.0時代中國的機遇與迷失?工業大國or制造大國?

2015-11-21 瀏覽量 1259

?工業4.0時代中國的機遇與迷失工業大國or制造大國?

“工業4.0”的概念由德國提出之后,迅速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廣泛共鳴。傳統的制造業大國如何向真正的制造業強國邁進,是擺在中國面前的嚴峻課題。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已經躋身于世界水平,互聯網背景下的工業4.0,無疑是中國的一次歷史機遇。

《陸家嘴》雜志記者在第六屆中國商業領袖論壇上專訪了有中國“首富園丁”之稱的德意志銀行亞太投行部主席蔡洪平,請他詳解中國在工業4.0中的機遇和挑戰。

《陸家嘴》:什么是工業4.0?

蔡洪平:這是一個大的工業浪潮,已經向我們涌來?!肮I4.0”在2012年工業大會上由德國提出,它對應的是在美國興起的第三次工業革命,基本概念就是用智能化的互聯網和自動化相結合,將消費者和生產連接起來,變成一個全新的智能化生產的閉環系統,或者是開放系統——這是一個大的概念。

比如云計算、智能手機等,將互聯網技術和智能化生產掛鉤,這是非常讓人興奮的。準確地說就是智能化、自動化,消費的個性化、物聯化,人人都是生產者,人人都是消費者。同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實現了一次大的商業民主。傳統商業是有很多壟斷的,你做我買、你消費我生產,很清楚。智能化生產發展以后,家里面也可以設計和生產。

這就是人類的第三次工業革命,也就是4.0工業時代。生產者、消費者很難區分,發明者和生產者、消費者聯動。這使得所有傳統行業都會面臨巨大的革命,比如金融,為什么一定要貸款呢?現在可以眾籌。以后人類所有的行為,包括生產起居、用電等都將被大數據搜集,于是基于大數據的電器生產應運而生。比如德國已經開始了,當下午六點鐘以后電便宜的時候,它自動就變成使用一般的城市供電,當中午電價貴的時候,它回過頭來就用太陽能發電,可以隨時切換的。

今后,交通智能化、金融智能化,文化領域智能化……唱片公司、出版社、電視都可能沒有了。

這一切,所有的人都沒有準備,但是一定會強迫你接受。4.0絕不只是一個工業革命,而是人類的整個生產和消費的革命。

《陸家嘴》:在被強迫接受的過程中,我們需要做哪些更充分的準備?

蔡洪平:我們這個民族要醒過來,我們還在做傳統的東西,因為缺很多東西。

第一,自動化還沒實現,自動化沒實現以前智能化上線是沒用的。當然,今天的華為、比亞迪已經開始用機器人、用智能化了,因為很顯然沒有別的選擇,當我們的后工業化、國際化、城鎮化和信息化完成以后,整個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將會很高,關鍵紅利就沒有了。

第二,我們“要命”的勞動法,導致一般在目前情況下,(企業)不太愿意再請很多員工。所以我認為在目前中國很多大的企業,包括像鴻海、華為、小米,很多都是自動化加機器人生產,就這樣開始的。

當下是我們民族最好的機會。我特別要說一點,我們中華民族雖然古代發明很多,但是近代400年是最落后的,我們錯失了工業革命的最好機會。

這一次,工業4.0到來時,我們的民族經過了30年的發展、改革開放,恰恰趕到了一個最好的歷史門檻,我們可以迎頭趕上這個4.0。第一,Internet我們趕上了;第二,我們的工業化幾乎就要實現了;還有我們目前資本市場的發展,資金也充裕了。這是全人類送給中華民族最大的歷史財富和禮物,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。

《陸家嘴》:對于工業4.0來說,我們的民族缺什么?

蔡洪平:缺三個東西。第一,對技術缺少無限的忠誠。我們心態不對,沒有德國人兩代、三代做一個產品的深度和熱愛,我們都是短期行為,不是國人不好,是因為我們的社會哲學在過去30年來就是黑貓白貓論。這是對的,搞經濟可以這樣,但反過來,在科學領域里面,沒有一代人兩代人的努力,老鼠是抓不到的。在德意志,包括瑞士北部、奧地利等一些國家和地區,真的是幾輩子做一個產品,做得很深很深,所以才有今天的德國奇跡。我想(要改變這個心態)至少要20年到30年。

第二,是沒這個生態。很多德國人告訴我,你們中國人是為了錢才搞技術,而我們是搞技術以后才賺錢,角度不一樣。

最大的問題是,我們國家的法制建設不完善。保護知識產權是很重要的一點。即便是在上海市發明的東西,到別的省去Copy,你去抓他?法制建設很重要,如果沒有對知識產權的保護,誰來做這個事?我們這個民族太需要一代工程師為之而獻身,我們需要幾代的人,我們叫“傻瓜”,為了一個產品、一個技術而奮斗,這種民族是多么了不起,我們愿意花100萬去買一塊瑞士手表,為什么?

今天互聯網的發展是好事,網購是好事,這叫消費互聯網,但是別忘了,我們整個社會發展不是就一個消費互聯網,還有生產互聯網、能源互聯網、交通互聯網,等等。事實上,消費互聯網對GDP是沒貢獻的,對就業卻是巨大的沖擊。它幾乎零成本,利用了中國不改革的紅利,即“非改革紅利”。美國只有亞馬遜,沒有那么大的淘寶,而中國落后生產體系和物流體系,層層盤剝,這就給了阿里巴巴很大的機會,它是革命性的,直接打穿生產者到消費者,成本都降下來,這是好事。

但是我們中國人有一個傾向,特別是“80后”“90后”,要特別注意,不要老沉湎于在網上買便宜貨,我更希望看到在互聯網上,有國內外的大品牌在上面賣,只賣貴的,不賣便宜的。因為貴的東西里面凝聚著發明者和生產者的血汗與智慧。我們國人普及化都能做,到八分、九分技術都能做,要跨越最后那個10%的質量差別,我們就要花20年,甚至100年時間。所以不要買便宜貨,要鼓勵在互聯網生產下有更加高精尖的東西出來,然后賣合理的價格,一個民族敢于賣貴的東西和尊重勞動價值,才有希望。

日韩亚洲精品不卡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