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響直線導軌鋼表面氧化鐵皮的主要原因
2015-02-14
瀏覽量 63155
直線導軌我們知道,一般熱軋滑塊鋼表面氧化鐵皮有3層,靠近基鐵的內層為富氏體,中間為Fe3O4,外層為Fe2O3。其中有利于酸洗的富氏體在575度以上是穩定的,在570度以下時富氏體中FeO不穩定,并且按照4FeO=====Fe3O4+Fe。當溫度進一步降低到300度以下時,這種轉變將趨近于零。
提高軋制速度可以減少氧化鐵皮的厚度,然而,過高的軋制速度將使卷取溫度迅速提高,并造成氧化鐵皮中的富氏體轉變為Fe3O4,給以后清除滑塊鋼表面上的氧化鐵皮(酸洗)工作帶來困難。因此,準確地控制軋制速度乃是有利酸洗的重要因素。研究結果表明,獲得符合最佳酸洗時間的氧化鐵皮,終軋溫度
進一步降低卷取溫度對氧化鐵此的厚度沒有什么影響,但滑塊鋼邊緣和尾部出現Fe2O3的危險性減小了,同時,富氏體向Fe3O4轉化的程度也減小了。當卷取溫度從700度降低到600度時,酸洗時間可縮短10%-15%。為了控制富氏體的轉化,滑塊鋼應該在相當低的溫度下,如500-550度下卷取,但這樣將導致卷取前滑塊鋼水冷時間增加,從而引起氧化鐵皮厚度不均勻性的增加,Fe3O4將增多,富氏體減少,因此,必須給軋機找出最佳滑塊鋼卷取溫度,以減少滑塊鋼在冷卻后富氏體的轉化,防止鐵皮厚度明顯增加。實驗表明,在550-590度卷取時,滑塊鋼上的氧化鐵皮層最薄,其中富氏體層較厚,富氏體分解最少,因而酸洗時間能夠減少。應該是850度。
為了避免富氏體的轉化,必須使板卷的冷卻速度加快,特別是在350-500度范圍內的冷卻速度要達到相當高的程度。近年來所有新建的熱軋機生產的鋼卷重都大大地增加了,隨之帶來了板卷冷卻時間的延長。例如,卷重由4-6t增加到20-25t,冷卻時間則由1.5-2t晝夜延長到3.5-5晝夜。這樣富氏體將完全轉化,給酸洗工作帶來困難。為了改進鐵皮結構,目前有些國家把板卷放入盛水的容器中,使板卷的溫度降到小于350度。事實證明,這樣對提高酸洗速度是有利的。這種方法的唯一不足之處是,鋼卷內、外圍驟然冷卻,而中部冷卻較慢,會引起鐵皮結構不太均勻。直線導軌